Pages

Tuesday, June 21, 2011

去除中間人

各行各業的高度競爭,已強破企業營運模式必需改變,盡可能減少到達客端的中間層次,若企業還在依賴中間人(middleman),則會越作越辛苦,因為企業的獲利,已被分食。除非是客戶指定一定要透過中間人才能作生意,否則業務透過中間人只有四種可能,不是結構有問題,就是無能、太懶,或中間有鬼,含蓄複雜的利益關係。

講求效率,就是單純化,將層次減少,使反應速度及成本降低,也理所當然增加獲利。過去的經營模式,是透過大盤、中盤、小盤,貨品才到消費者手中,但現在有競爭力的廠商,已改變模式,用各種方法,一步面對銷費者,所用的工具就是網路,直營店等各種手法。

蘋果電腦,在2001年開了第一家直營店,發展至2011年今已達324家直營店,超過五成的營收已來至直營及蘋果網站,而其中網路購買的方式,更增加了蘋果的毛利率,將通路商所賺取的通路金,全數入袋。若蘋果的競爭品牌還在用傳統的通路商模式,那賺的錢比別人少,而當蘋果降價時,就是等著庫存增加,或賠錢將貨品殺出。使用傳統通路結構的華碩及宏碁,分別在2009年及2011年嚐到庫存的痛苦,以及獲利都被中間人所賺走。

在資訊透明及網路發達的時代,為何要Go Direct? 舉例說明,以一個100元的貨品而言,假設廠商要賺10%,給通路商的價格就是111元,而若通路商要賺15%,該貨品到店面就是131元,而若店面要賺20%,售價為164元,其中53元被中間商給賺走。若競淨廠商改變了通路結構,將相同的貨品,不透過中間人,賣價為140元,自己多賺了29元,而消費者少付了24元,此時使用傳統通路的廠商,就會失去一個聰明的客戶,若還不知道通路結構,消費模式已改變,可能還在怪景氣不好。

企業採買貨品及源料亦是相同道理,需盡可能減去採買層次。若採購人員一定要透過中間人才能買到東西,那相同只有四種可能,不是結構有問題,就是無能、太懶,或中間有鬼,含蓄複雜的利益關係。有競爭力的企業,都是盡可能與源廠作生意,源廠的代理商成為服務的配角。

很簡單的道理,但往往企業主是有聽沒有懂。相同的經營模式,數十年如一日,沒意識到大環境已改變,當眼睜睜看到營收下降,企業虧損時,只能怪天、怪地、怪環境。有些企業主,發現環境改變,但自己還是不願改,只能消極的報冤「我們不是蘋果」,忘了今日的蘋果,也是經過數次的改變,才能在此刻獨領風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