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anuary 28, 2013

醫療雲:想的美還是很務實?

經過長時間的「雲端」 (Cloud Computing)議題,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都在想雲端事務,而「醫療雲」(Medical Cloud)成為一項重要的目標。但詳細觀查各方的架構及出發點,又好像是硬擠出來的項目,商業模式,真的可行嗎?還是最終,很可能成為「蚊子雲」?
目前聽到的「醫療雲」,大多數都 在談如可將「病人」的「病歷」放入雲,使病人在「A」醫院的檢查或「病史」,可在「B」醫院就診時使用,省去病人在「B」醫院需重新作檢查的時間及費用。 這整體的出發點相當好,但實務上若大家對醫療系統熟悉的話,會了解原本期望上「雲」可省下的成本,反而會增加及造成健保的負擔。
為何會這樣呢?其實現在就有跡可尋:若病人拿著「A」醫院的驗血報告到「B」醫院就診,「B」醫院還是會請這位病人在「B」醫院重新驗一次血。原因為:
(1)「B」醫院不相信「A」醫院的報告;
(2)若因為使用「A」醫院的報告而誤診,很難歸屬責任;
(3)若「B」醫院都用別家醫院的報告,那自己賺什麼?雖然醫院應是非營利基構,但每筆檢查仍可向建保局收取錢。一家醫院有那麼多人要養,為何會放棄申請補助的機會?
所以就算「病歷」都上雲,「B」醫院也僅會作「參考」,而病人還是需重新在 「B」醫院檢查。「醫療雲」此時的美意,就成為時間、資金、以及機會成本的浪費(雲建構、推廣、教育訓練、等等、等等、等等的浪費)。
要建構「醫療雲」,需從務實面規畫,研擬醫院、醫生、藥廠等實務操作及習慣,若僅從IT人員作思考,配上政客要作短暫的政積,那「醫療雲」僅會成為「蚊子雲」,我們也很快會看到「第三代健保」的調整費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