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傳統出版業, 請備戰!


出版寒冬依據聯合晚報『出版界寒冬!去年消失了數百家』記者彭宣雅的報導:台北市出版同業公會粗估去年一年出版社歇業、倒閉者估計有數百家,是出版界最悽慘的一年。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錫敏表示,他從事出版業30年,「從沒這麼慘」。

出版業正面臨轉變

其實看到這則新聞,一點都不意外,大膽預言,明後年此況仍然持續,還可能「更慘」!因為在社會的發展中,轉變及轉型已是常態,只是現在輪到出版業,過去被壓抑且未數位化的內容,首當其衝。我們過去已看到雜貨店轉變到便利商店、小超市轉變到大賣場、大賣場變網購;錄音帶轉變到光碟、轉向記億卡以及現在正轉向雲端;信件轉向了電子郵件以及更多變化的MSN、SKYPE、FACEBOOK;無線電轉向BBCall、二哥大、手機轉到現在正夯的智慧手機。各個產業,隨著時代潮流、科技以及為模式的變化,都在轉變,而出版業也僅是其中一環。

轉變的抗拒

許多出版商看到數位內容及電子書的來臨,開始抗拒、排斥、感到恐懼以及無奈,亦也有出版社還停留在無知的狀態中。動作較快的出版社,開始作了嘗試,但效果又好像比預期來的差,不進行數位化,業績直直落,進行了數位化,怎麼沒看到效果?千錯萬錯,好像都是電子書的錯。

數位時代早已來臨,出版業需要調整經營心態

但若我們從大格局來看,從網路在90年代網際網路的興起,配合上2000年後的電信革命,頻寬的擴大,已埋下衝擊出版產業的因子。部落客、網路作家以及任何一個可以直接或間接用電腦的人,都成了作者。以前台灣可能只有少數人可當作者,但今日的作者,已達千萬人。出版社之前把持著出版門檻,瞬間被科技打破。內容,也不一定要透過出版社才能發佈、推廣、點閱。書,在多媒體的夾殺下,開始與電腦、手機、電視搶「眼球」,亦與音樂、電影、育樂等搶「時間」。顯然的,在閱讀上不論是紙本或電子分配的時間都在減少,也就是需求不如以前,但供給隨著網路的開放,供應又增加了,造成了雙殺的慘況,而電子書成為壓死出版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要從紙本進入數位化的世界時,要作一定的心裡調適,否則常常會半途而癈。多數出版社現在已經喝西北風了,若不轉換經營模式,未來可能只剩下冷冰冰的北風可享用。內容數位化,電子書的發展,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若還想找出一條生路,必定是要跟上時代,否則就要在原有的紙本書市場,找出更有利基,更有特色的營運模式。競爭及不同的閱讀選項,從四面八方而來,而傳統的競敵,亦成為難友,市場上多出新一代的科技競爭對手。為適應新形態的閱讀環境,出版業面臨的經營心態需要調整。

觀察如下八項:

1、 數位化是必要之路,數位化後不代表可安然生存。數位化只是在科技時代買到門票,可進入競技場,如何表現仍有許多挑戰。

2、 出版社不要期望賣不好的紙本書,轉成數位化後就可大賣。需先評估內容是否跟上時代,讀者群的興趣是否有轉變。時代在變化,人類的喜好也會變,電影都重拍,遊戲也重新設計,若內容一直不變,那就成為真的「古書」。

3、 怕數位化被盗版,別忘了紙本書也有盗版問題。只有好內容,才有盗版的價值。美國的出版社曾表示,被盗版的越多代表該內容越有價值,若連盗版者都不願盗版的書,可見也不會賣的太好。盗版永遠都會存在,而會讀盗版內容的人,原本就不是現在的客群。拿怕盗版來當說詞,也就不過是藉口。各國為了保護數位內容,相關法令也同步在修正中。美國法務單位雖然在SOPA(Stop Online Piracy Act)與PIPA (Protect IP Act) 尚未立法前,已開始有動作,日前將www.megaupload.com等網站,停站及起訴負責人及相關作業人員。

4、 要建立數位化的概念不難,台灣已有很多公協會、聯盟及資策會發表及辦理多場活動,提供許多免費資訊,來幫助要轉型的出版社,主控權其實在業者自已。

5、 紙本書不會消失但會更精緻。若最終認定自己只能作紙本書,那就要定好策略及執行方案,內容更要朝向數位無法表達的內容,如觸感、味道、收藏價值或具有購買衝動的品項。

6、 紙本書的銷售管道是實體書店,很不幸的是實體書店正在陸續倒閉,所以要另想新通路。

7、 數位內容無獨家概念。若只給一家平台,就要考量該平台銷售實力。若該平台營運績效不佳,也少有行銷策略,那本電子書就等於死書。數位化的用意在於便利傳播,在各平台或通路都可找到,可接觸到不同的客群。除非是促銷方案或有期限的獨家,否則是與越多平台合作越好。

8、 平台業者最終會透過平台直接出版。美國蘋果電腦如此,亞馬遜亦如此。作家看到平台出版的興起,而出版社一直沒有作為時,心急如焚的作者一定會找新出路。出版社在這種窘況發生前,還不如與作者建立好關係,作為作者的經紀人,幫作者進入數位化世界,與平台及通路合作。

數位閱讀者與喜愛紙本書閱讀的客群,本來就是不同客群,只是隨著時間,數位閱讀會逐漸增加,即使全面數位化後,紙本閱讀者也不會在一夜之間就消失,所以已落後數位發展的出版商,要把握關鍵轉形時刻。



原刊登於 數位出版資訊網 (http://tpi.org.tw/index.php)

文章連結 (http://tpi.org.tw/marketinfo_market.php)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