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anuary 28, 2013

LBS: the next big thing in marketing events

Revealed in a presentation by Google, 81% of purchases on a smartphone are spontaneous whereas only 19% of purchases are planned in the US. So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marketers? By applying LBS to their programs, sales can b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So what is LBS? LBS mean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Sensors, maps, telecom signals can portray your location to servers in the clouds. Marketers can then push their promotional contents to you based on where you are and your possible needs. Since you ar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you may approach the location and buy that service or product. 

Of course at the beginning, you may be bombarded with all sorts of product promotions, but once your personal data and preferences start to accumulate, marketers can also become more accurate to your actual needs. For example, if you are into science fiction and not into comedy, last minute purchases of “Star Trek" tickets may be pushed to you while tickets to “The Hangover" won’t. 

I start to smell new business models cooking and look forward to major LBS companies launching!

TV advertisers, beware!

In a study by Google, it portrays that 77% of TV viewers use another device at the same time in a typical day while watching TV.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TV advertisers, does this mean less viewers when your ads are on? Most probably, viewers’ eyeballs immediate switch to their smart phones or tablets when commercials are on, meaning wasted money for advertisers. 

Even though the TV screen may still be on the same channel when commercials are on, attention of viewers are moved to their personal devices. As a known trend, advertisers will begin to face major challenges on how to gain back the attention of the viewers. One method is to constantly update their commercial contents to become more interesting, intriguing, or spontaneous promotion of product purchases via phone or tablet. Other methods may also be implemented, but a lot of creativity will have to be construed.

管理「Y」及「I」世代員工

很多管理者都稱年輕一輩的工作者「草莓族」,但它們真的那麼草莓嗎?還是是因為掌權的人不了解他們?在年輕一輩的眼中,管理者是否反而是「老根族」?
還想用「鐵血管理」的方法嗎?對不起!現在早已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鐵血管理,已太老根!
要 如何管理這群新人類?首先我們來定議,什麼是「Y」及「I」世代人類。「Y」世代是指1980年以後出生的人。這世代人類也被稱為數位原住民,除了使用數 位內容外,也是第一代開始產出大量數位內容的族群。I世代「人」類是指1999年以後出生的人,也被稱為「Z」世代或網際網路人類(Internet Generation)。科技已是這族群天賜的技能。要管理這群人,要先了解他們的特性:
1. 資訊攝取能力強,對有興趣的事,會自行更深入去了解:對管理者,要如何引起「Y」及「I」世代員工的興趣,是要經過設計,而如何將「無聊」的事變成「有興趣」的事,對管理者是新的挑戰。
2. 多功能力,一心多用:「Y」及「I」世代員工,已習慣一次作很多事,但也很容易失焦,所以管理者在工作或目標設計上,要注意如何讓員工可對焦,增加達成率以及效率。
3. 影音強,文字弱:「Y」 及「I」世代員工已習慣多媒體的內容,所以若要以文字來傳達資訊,那就要簡單明瞭,指示清礎。多數人不會理會模擬兩可,也不太會揣測上意。簡潔有力的文 字,也符會「Y」及「I」世代「Text me, don’t call me」的習性。訊息要務實,太多理想,太多理念的傳導,只是顯示管理者缺乏信心,需靠不斷自我催眠來保持自我良好的感覺。
4. 來至同僚的壓力比來至長官的壓力大:「Y」及「I」世代員工,已高度社群連結(Social Interactive),所以管理者在設計工作項目時,可增加團隊目標,並需與同僚供同完成的KPI,由同仁之間互相監督。
5. 高度使用科技產品:「Y」及「I」世代員工,會用各種科技產品及服務來完成工作,不一定需要死板板的坐在辦公室內。管理者下次沒看到員工坐在位置上時,他並不一定在打混,反而可能在咖啡店提早將工作完成,且已將作業傳出或上線。
6. 開會無意見,但會後有很多想法:「Y」及「I」世代員工,開會若長官話很多,會變的沒什麼意見,但會後會在社群服務平台發表很多看法。管理者應將會議設計為社群討論方式進行,才會得到「Social feedback」,而不是一場會議有95%的時間自己在發表意見,與會者都「多功去想其他事」。
7. 立即回饋:已習慣one click的快速回應模式,讓「Y」及「I」世代的人,對人、事、物也要求「快速」。管理者在進行獎懲時,也需要立即,拖延太久會讓「Y」及「I」世代人失去耐心,有能力者,也通常會快速向企業說Bye-bye!

「Y」及「I」世代的人,有很多創意及創新。老一輩的管理者若要將這潛能開發出來,本身的管理方式要作調整,權威式的領導需調整為柔性的引導,控制式的監控需調整為開放式技能及創意的發揮。企業需要有新的生命力才能永續經營,而面對新世代的工作者,也需要用新的管理模式。

正負2度C,誰還記得?

有誰還記得正負2度C的議題?那6度C的呢?這個話題延續了好多年,但觀察外界,這議題好像是別人的事。為何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政府及民間單位,不論在說明會上或演討會中,都有提到環保及綠能的重要性,但舉辦這場合的單位,通常自己就沒有環保概念。
最 近參加了場大形演討會,一開場就談到雲端以及環保,綠能概念,但在報到進場時,就被發給有關演討會的手提袋,打開一看,光單大會手冊、演講者背景簡介及摘 要,就有194頁,再來是一張光碟,內容與手冊相同,多了簡報資料,以及還有裝它們的手提袋(送的記念品就不用提了,但仍然是浪費)。
這 場會議至少400位參加者,算一算,不知死多少樹,而使用者在大會結束後,有99.999%的機率是將這本手冊送進垃圾桶。現在科技已可將這資料用傳輸, 或有需要者用下載的,但不知你們有沒有發覺,若去參加演討會時,還是有印刷品!再來讓人受不了的是那張光碟。什麼時代了還在用光碟?光碟是石化產品,當天 至少送出400份,還不包含多壓的。同樣的,這也是可提供給人下載,太不環保。一面聽環保的演講,一面看那手冊及光碟,真是有「感」!
另 外,簡報者也介紹,吃肉造成的環保問題,且台灣人吃肉,是全球排名第三,但中午吃飯時,又發現主要都是肉便當,素便當是要事前訂。再一次,讓人覺得不悅。 說環保,講錄能,但好像都是別人的事。演討會結束後,當然是寫電子郵件發表不滿。得到的回應是他們已收到意見,會作為下次會議的參考。當然,我明年還是會 去作監督,再犯就要翻桌子了!

品牌,要給予生命才能活化

近期參加了場演討會,主題在談論品牌,而其中一位講者,是重量級人物,施振榮先生(宏碁創辦人,現任智榮基金會董事長)。一開場,施先生就談到他1992年 提出的微笑苗線,但歷經二十年的時間,台灣品牌的企業,仍然不多,還是在重視製造,代工,當工人。雖然智財及創新部份有被強化到,但看來這都還是為了代 工,搶當工人的機會。
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台灣廠商,少之又少,可說是到可悲的程度,但日今企業中有決策能力的人,還是這群老工頭,不會有太多轉變,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另外值得 注意的,雖然已有廠商願意投資品牌,但還是缺少了品牌成功的關鍵因素,生命!這世代的品牌經營,與過去10年,20年的古早時代不一樣,已不是光單投資, 打廣告,打品牌認知度就結束。缺乏生命的品牌,最終仍然將殭化。
什麼是品牌生命?就是賜予 品牌正相關的價值、感覺及認同。講到Apple,就會連想Cool, fashion, hip, hot,而使用這品牌的人,就會自我覺得高人一等。想到Samsung,就想到產品具高技術規格,想到Sony,就想到多媒體能力、好玩、好用。但很多台 灣的品牌,無法讓使用者有更深一層的連想,而多數的品牌,只讓使用者與Cheap (使宜) 有所關連。
所以未來在談品牌,更種要的是談品牌生命,才能有效提升產品價值以及擴展力,否則廠商只會輪為一代拳王,隨著風,煙飛雲散。

舉辦研討會應注意事項(2:長官請你來了就不要走)

continued from here...

很多研討會,都會請官方單位的長官或名人來站台,開場時一定要請這群人上台致詞及發表恴見。通常場子辦的越大,請來發言的貴賓也就越多,發言的時間也越久。 貴賓在輪班上陣的狀況下,致詞時間短的二十分鐘,長的三十分鐘以上,而若有重量級的貴賓遲到,全場人員還要等上再等。關於貴賓的言論品質,好壞不一,而領 人最乏味及沒料的,就是講這場研討會多麼重要,讓觀眾很想立即反應:「大哥!就是因為重要,所以我們都已經來了,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快讓研討會開始 吧!」。
更 領人不解的是,貴賓發表完高見以及「多麼支持研討會的主題」後,就會快速離去,完全沒聽到研討會的重點,前一分鐘才講的支持,立即化為烏有。但進一步思 考,其實研討會主辦單位以及貴賓雙方都很痛苦。主辦單位在拿取主管機關的經費後,不請長官來,又好像不給面子,而主管機關收到邀請若不去,又好像很失禮。 所以在偉大中華文化的「面子考量」運作下,貴賓就很勉為其難的到場發表支持語論,講完就閃人。
觀 眾對貴賓其實也只有簡單的評語:「若真的沒時間,請不要來浪費大家的時間。若發言沒有料,就請不要發言,顯示自己的短處,讓聽者反感。若真的關心研討會主 題,來了就不要走,因為蜻蜓點水式的支持,只是展現了虛偽」。主辦單位也應多注意,不要一再的掉入馬屁文化,若一定要讓主管單位表示技持才覺得有面子,可 考量請他們出具支持信函就好,不要去佔據貴賓的寶貴時間,而全體參加研討會的觀眾,也會深深謝謝主辦單位省去大家的痛苦。
不要忘了,大家參加研討會,就是聽取研討會的內容,不是花時間聽取沒有實質意義的官場話。

舉辦研討會應注意事項(1:設備太爛,真是掃興)

不論國內外,本人參加過無數次的研討會,說明會,演講以及發表會。
參加的身份,有時是主持人,有時是講者,有時是聽眾,而從經驗分享,若台灣廠商在舉行類似場合時,多注意一些小細節,與會的人,會有更佳的體驗。
不論形態,一場會議就如同一場表 演,聽眾要的,除了取得知識外,還有感觀上的良好體驗。所以會場的影音效果,當然要好!台灣很多場所的投影機,相當的老舊,解析度不佳,且亮度不足,往往 讓觀眾覺得自己老花加重,散光惡化,原來良好的體驗感立即減半。再來,就是音效設備,常常在現場還在作調整,聽眾要享受音效的氣氛馬上開始轉差。
承辦人員通常都會認為場地的影音 「還好」,但在這競爭的時代中,聽眾要的是「很好」不是「還好」。「還好」只是顯示自己的不專業。當然,設備都是場所提供者的資產,但使用場所的人,也應 要強烈的反映,否則就是付了場租費,但得到的是次等的服務及設備,而這行為,是相當不尊重聽眾,因為承辦人,已將這次等的服務,轉嫁給了聽眾。

To be continued...

醫療雲:想的美還是很務實?

經過長時間的「雲端」 (Cloud Computing)議題,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都在想雲端事務,而「醫療雲」(Medical Cloud)成為一項重要的目標。但詳細觀查各方的架構及出發點,又好像是硬擠出來的項目,商業模式,真的可行嗎?還是最終,很可能成為「蚊子雲」?
目前聽到的「醫療雲」,大多數都 在談如可將「病人」的「病歷」放入雲,使病人在「A」醫院的檢查或「病史」,可在「B」醫院就診時使用,省去病人在「B」醫院需重新作檢查的時間及費用。 這整體的出發點相當好,但實務上若大家對醫療系統熟悉的話,會了解原本期望上「雲」可省下的成本,反而會增加及造成健保的負擔。
為何會這樣呢?其實現在就有跡可尋:若病人拿著「A」醫院的驗血報告到「B」醫院就診,「B」醫院還是會請這位病人在「B」醫院重新驗一次血。原因為:
(1)「B」醫院不相信「A」醫院的報告;
(2)若因為使用「A」醫院的報告而誤診,很難歸屬責任;
(3)若「B」醫院都用別家醫院的報告,那自己賺什麼?雖然醫院應是非營利基構,但每筆檢查仍可向建保局收取錢。一家醫院有那麼多人要養,為何會放棄申請補助的機會?
所以就算「病歷」都上雲,「B」醫院也僅會作「參考」,而病人還是需重新在 「B」醫院檢查。「醫療雲」此時的美意,就成為時間、資金、以及機會成本的浪費(雲建構、推廣、教育訓練、等等、等等、等等的浪費)。
要建構「醫療雲」,需從務實面規畫,研擬醫院、醫生、藥廠等實務操作及習慣,若僅從IT人員作思考,配上政客要作短暫的政積,那「醫療雲」僅會成為「蚊子雲」,我們也很快會看到「第三代健保」的調整費率。